火币创始人余凌雄
一、人物身份的本质厘清:李林与俞凌雄的截然分野
在公众认知中,"币创始人余凌雄"这一表述实为对两个独立个体的混淆。李林作为火币网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于2013年创立火币交易所,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效率"。他曾明确表示:"首先是一种标准投资品,其稀缺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使其具备长期价值;其次,它的跨境支付能力可大幅降低传统结算成本"。截至2025年,火币已取得日本、韩国等多国金融牌照,建立本土化合规团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俞凌雄,该人物初中辍学,早年参与传销组织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诈骗模式。根据公开报道,其运作的"交易所"于2025年9月崩盘,平台币CTC单日暴跌90%,导致超1600名直接受害者损失累计300亿元。国际刑警组织已对其发布红色通缉令,揭开了其通过"场-洗钱-电信诈骗"链条进行非法牟利的真相。
二、火币的合规化发展路径:从交易平台到生态构建者
李林领导的火币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全球合规布局。2018年火币全球交易所年交易量突破2000亿美元,手续费收入超5亿美元。在资产端,火币展现出精准的市场判断力,2024年上线218个优质资产,其中171个为全网首发,覆盖DePIN、RWA等热门赛道。例如SolanaMeme代币WIF实现年度涨幅121倍,RWA资产ONDO上涨45倍。
在战略升级层面,火币体系展现出持续创新能力。2025年7月,前HashKeyCEO翁晓奇以1.24亿港元认购新火科技股份,而该公司最大股东正是李林控制的AvenirInvestment。同年10月,李林更领投2亿美元成立规模达10亿美元的以太坊资产管理公司,红杉资本等多家机构参与跟投。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火币从单纯交易服务向数字资产全周期管理的转型。
三、俞凌雄模式的资金盘特征:技术与传销的畸形结合
与火币的合规发展形成尖锐对比,俞凌雄体系的操作手法呈现典型庞氏骗局特征。其主导的"天体交易所"四级锁仓计划:
| 锁仓周期 | 日化收益率 | 强制锁仓比例 |
|---|---|---|
| 30天 | 1.4% | 30%CTC |
| 90天 | 1.7% | 40%CTC |
| 180天 | 2.0% | 50%CTC |
| 360天 | 2.5% | 60%CTC |
该平台声称收益来自"市场套利AI系统"但从未公开实时交易数据或第三方审计报告。实质是通过V1-V12层级推荐机制,形成传销式扩张。2025年9月,平台先以"黑客攻击"关闭提现,后改口称"公链升级"最终完全失联。
四、行业对比的深层启示:信任构建的两种范式
比特币本身的成功建立在去中心化社区信任基础上——这种信任通过时间积累、抗压测试和无领袖自治逐步形成。正如《比特币标准》作者所指出的,真正的加密货币需求不能依靠人为制造,而需自然生长。
而大多数仿制币项目采用公司化运作模式,依赖铺天盖地的宣传或价格猛然上涨来创造虚假需求。这种模式下,项目方掌握所有信息,投资者却缺乏验证手段,权力与信息的巨大落差必然滋生道德风险。这种现象印证了投资领域的经典警示:"当你无法弄清一个公司的赚钱方法时,你可能就是这个赚钱方法"。
五、未来展望:监管与创新的平衡之道
随着香港于2025年颁发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7号牌),全球监管框架正逐步完善。合规平台如火币通过持牌经营、资产透明和风险管控建立长期信任;而资金盘项目则在监管收紧时迅速暴露。行业领袖翁晓奇指出:"今天,全球已有数十家成熟交易所,牌照也不再稀缺。核心竞争力将转向技术安全、资产质量与用户保护"。
常见问题解答
1.李林与俞凌雄是否为同一人?
否。李林是火币创始人,致力于合规发展;俞凌雄是传销骗局主导者,被国际通缉。
2.火币目前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如何?
截至2024年底,火币累计注册用户超4900万,全年交易总量接近2.4万亿美元。
3.天体交易所崩盘的具体损失规模?
直接经济损失超300亿元,涉及1600名核实受害者,CTC代币暴跌99%。
4.如何辨别正规交易所与资金盘?
关键指标包括:是否持有金融牌照、资产信息是否透明、是否有独立第三方审计、是否过度强调拉人头收益。
5.比特币与山寨币的根本区别何在?
比特币依靠社区共识和去中心化治理;大多数山寨币由团队控制,以快速套现为主要目的。
6.火币在资产选择上有何特色?
2024年上线218个资产中171个为全网首发,涵盖DePIN、RWA等前沿领域。
7.俞凌雄当前法律status?
已被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主要活动于柬埔寨地区。
8.加密货币投资的核心风险是什么?
除了价格波动,最大风险来自项目方道德风险——信息不透明和权力不对等可能导致零和游戏。